一個導演,不知道自己想拍什么鏡頭、一共要拍多少個鏡頭能表達好這個戲,那這片子最后也是混亂不堪的。
開場之前,我們先看看《出租車司機》的成片&故事版視頻:
如何在開拍之前清楚拍的是什么,那就需要借助故事板。在電影開拍之前提前“看到”電影,這對于拍攝很有好處。第二,也是最重要的一點,故事板能讓我們清楚地看到鏡頭構圖是否是好看,剪輯是否生動,它還能提醒我們有沒有漏掉什么東西。
故事板對于預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,比如當導演需要和制作團隊或制片人分享影片構思的時候,這就是非常好的講解工具。甚至你可以把他做成視頻版,還記得《動物世界》一支導演追加預算的短片嗎?其實這里就和故事版同理。(當然你也可說這是動態預覽,你說的對)
總之,故事板是無需采取任何實際行動,只靠想象力和繪畫就能檢驗想法的最***方式。
說到故事板,不能不提的就是徐克徐老爺,他開會從來都是故事板不離手。徐克非常有名就是拍電影的效率,除了他對技術效率的看重,最重要的就是他知道自己要什么,還有讓整個劇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怎么做到,離不開的就是故事板。徐克開會時,故事板是必不可少的素材,他所有的想法都集中體現在故事板中。
我知道,說徐克的故事板,你們都會想到下面的情景:


但其實,故事板不一定是要做成這樣的,故事板的重點是在“用”,而不是“賞”,很多人在理解上會把這個搞偏。就像劇本一樣,很多電影人停留在劇本太久了,文字能力很高,但是電影理解的能力很低,就是對于劇本聊的太多,但對于影像畫面的想象很少,用文字的文法去想象電影。但電影是要用電影的手段去講故事,文字好的,那是小說需要的。故事板同理,畫的好看的,那是漫畫所需要的。
比如姜文老師分鏡稿:

當然,制作故事版你需要工具,也需要一些無繪畫基礎畫故事板的方法。如果你相信我說的,耐心往下看,你的疑惑,我們一個一個來解開。
你是否需要故事板呢?
當然肯定不是所有劇情都需要繪制成故事板?!俺巧婕皬碗s的攝影機運動,你可能不會把兩個人談話的場景繪制成故事板,但是“通常含有視覺***的鏡頭或場景,就需要故事板了?!?/p>
如果你不打算將整部電影繪制成故事板,那么挑選幾個關鍵場景即可。根據場景的技術難度和情節發展選擇場景,尋找能夠展示影片特殊之處的場景:燈光、***、道具、布景變化、特技和劇情轉折點。
馬丁·斯科塞斯的《憤怒的公?!?,關于杰克·拉莫塔(羅伯特?德尼羅飾)和舒格·雷·羅賓遜之間的那場令人難忘的拳擊賽超級經典。
仔細查看下面的分鏡(來自Cinephelia & Beyond),然后再看實際影片段落。你會明白斯科塞斯說的“在拍攝之前,畫分鏡是我將整部電影視覺化的一種方式”是什么意思。


(1B)

(1C,推鏡頭)


(7)



(18)


(22)

(25)

(21)

(23)

(26)

(28)
以上鏡頭實際順序與分鏡稍有區別


(30B,搖鏡頭)

(34)



(37)

(38)


(40)

(39)

(41)

(44B)
故事板繪制工具
畫之前的最后一步是選擇一個合適的工具,現在一些老手仍然堅持用紙、鉛筆、馬克筆作畫。當然,現在的專業故事板繪制師都會傾向于使用特殊程序和設備。
“這些天我都是用Wacom新帝繪圖板作畫(Wacom’s Cintiq,)你也可以嘗試使用IPad的Procreate app。如果你想在故事板小樣基礎上表現更多細節,使圖片更大,使用圖板就很方便了。直接掃描,在上面畫就行?!?/p>
通?;静豢赡芊直娉龉适掳迨菙底咒秩净蚴莕atural media仿天然繪畫技術,但是數字繪圖是有其局限性的。比如,有人覺得使用電腦繪制時,就沒辦法自在傳達運動的“動態感”。
考慮使用哪些模板
你可以自制故事板模板,或者買一些故事板紙張。許多專業人士使用Adobe Bridge或Mac自帶的Pages程序來制作故事板格式。選擇以下程序中的一個來嘗試使用預先制作的模板:谷歌SketchUp、PowerProduction的StoryBoard Artist、StoryBoard Quick、Adobe Illustrator、InDesign、微軟PPT或者亞馬遜的Storyteller。打開網站incompetech.com/graphpaper/storyboard生成模板,訪問網站storyboardthat.com使用基于瀏覽器的腳本制作器做模板,或者嘗試使用Storyboard Fountain app (storyboardfountain.com)。
如果你自己手繪模板,需要注意規格。無論你是繪制16:9比例的長方形框或是4:3比例的正方形框(取決于你的最終選擇),你可能想在四周增加黑色邊緣,營造影院或電視熒幕的觀感(如果你注意看,文章的第一張圖,徐克的故事板四周是貼了畫邊的)。
如果你不是畫畫大師,那你千萬記得添加注釋。在每個畫框底下或旁邊,畫個空框或留出幾行:描述場景,包括***說明、攝影機方向或重要對話。


《畫皮》故事板制作人:@張勃ZYC (圖片來自網絡)
不要求成為畢加索
也就是說,沒必要畫成像在畫廊展出的作品,你見過漂亮的彩色故事板,但這樣的故事板手稿其實很少見,只要你能讓看的人明白你所要表達的意圖就可以了。正常說來,故事板一般是粗糙而未經加工場景的小樣,只比涂鴉復雜點。
不要太糾結細節,這是劇本和注釋存在的原因;無需追求故事板人物和演員的相似度(簡筆人物畫就可以了)。事實上,故事板繪制得越寬松,解讀的空間也就越大,有時候反而是好事。

故事板內容范圍
如果“藝術性”不是重點,那么故事板的重點是什么?首先,任何與攝影機有關的事物。角度會產生什么變化?是特寫還是廣角鏡頭?嘗試捕捉期望的縱深感,繪畫三點透視圖。有時網格很有幫助。你會移動攝影機嗎?會用手搖嗎?使用箭頭標出,或用線條制造動感,或通過多個畫面使鏡頭視覺化。
故事板需清楚指出地點、當日時間、場景中的演員人數、演員的走位和特殊道具、車輛等。如果需要特殊照明工具,比如蠟燭,也嘗試畫出來。故事板***,也包括爆炸或炮火;可以使用不同顏色標注。
故事板是檢驗故事是否符合邏輯和連貫的方式。因此,繪畫的時候需要考慮鏡頭的連貫(再次使用箭頭)和分鏡的動機。
尋找漏洞,比如地點、時間和故事情節的漏洞,然后填補漏洞。當需要修改的時候,別猶豫,這是為什么你繪制故事板的首要原因!重畫,重畫,重畫,再重畫。
二維實現三維化
繪制完故事板后,可以進行視覺預覽,這意味著做成3D故事板模式。但要實現視覺預覽就得先繪制故事板。視覺預覽程序包括FrameForge Previz Studio或者3D動畫程序,微軟的poser,或者Daz Studio。
另一個使故事板實現可視化的可能是作成a board-o-matic:仍然需要將分鏡編輯在一起形成類似動畫電影的東西,配合音樂和仿效每個鏡頭的時長。為了實現這一目的,需要將故事板掃描和編輯進常用的編輯程序。
也正如這些大導演用實踐證明的那樣,畫分鏡,不需要太多預算,你可能只需要一支筆和一張紙,或者當下那些便捷的畫分鏡軟件,就可以預先創作出那些精彩絕倫的場景。
那么問題來了,如果你空有拍片創意,卻不知如何用畫面呈現?徒有畫功,卻不懂動態的鏡頭語言?不了解分鏡的分類有哪些以及如何逐步細化分鏡……
怎樣才能通過“簡單幾筆”就抓住觀眾目光呢?
接下來給大家安利這本由***設計學院SCAD***導師為初學者傾力打造的技法入門教材——《影視動畫分鏡入門》。
限時特價中,點擊可以去微店查看、購買

作者戴維·哈蘭·魯索和本杰明·里德·菲利普斯在該書前言中說道:
世上沒有畫分鏡的“正確方法”,分鏡也不一定要畫得超美,重點是:每一格分鏡必須清楚地顯示取景高度、攝影機角度和鏡頭運動方式。除此之外,想怎么畫都可以。
為了證明這一點,我們在本書設置了“創意比比看”版塊。每一期會請兩位勢均力敵的分鏡畫師,分別詮釋同一個劇本片段中的同一場戲,交出各自的分鏡作品。
兩人的分鏡畫格總數和時間有同樣的限制。但他倆總能快速地畫出切中重點的分鏡,每一格清楚地表達攝影機角度、取景高度和鏡頭運動方式。當你欣賞這些畫的時候,不妨問問自己:怎么畫這一場戲的分鏡呢?


《影視動畫分鏡入門》內頁展示
書中每個知識點都結合手繪設計圖、劇本稿、照片等進行圖示講解,搭配趣味案例和實用練習,將基礎概念一次掃清,讓初學者也能輕松理解,快速入門,堪稱“保姆級教材”。


《影視動畫分鏡入門》內頁展示
這本書適用于各個領域,包括插畫、電影、電視、廣告和動畫。
電影導演能學到取景高度和攝影機角度的常識、方法;
心懷大志的副導演能學到分解劇本的實用技巧;
具有一定繪畫技巧的商業畫師會重視關于構圖和視覺語言的討論;
幾乎所有人都能從杰出專業人士極富洞見的獨立采訪中受益,這些受訪者有美國導演協會和加拿大導演協會會員肯·查普林、***動畫師基思·英厄姆和商業畫師惠特尼·科加。
當然,我們也為大家爭取了限時特價,原價112 元,現僅需84 元即可入手。
分鏡是專業視覺敘事中一門“看不見的藝術”,希望這門“學院派”精華課程,能夠幫助大家快速打破入門障礙、放手創作!
點擊下圖,特價購買
